2021-10-12 15:50:42|已瀏覽:172次
在抑郁焦慮中,不自信就更增加了焦慮,限制了他能力的發(fā)揮,最后做不好事,更沒有信心,陷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比如與人交往時,擔心說錯話,辦錯事,怕被拒絕,怕被排斥,往往采取回避的方法,讓自我評價再次降低,更加不自信。
第一步是接納自己的不自信。一些來訪者很討厭自己說話臉紅,與人交往時就更多關注自己是不是臉紅,反而容易忽略他人,顯得不自然。其實很多人自卑,但沒有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。如果不接納自己的自卑,反而更加痛苦,因為他們往往對自己有更加完美的要求。接納之后,才能松口氣去著手改變。
改變的路徑,我認為就是帶著痛苦、帶著癥狀去行動,在行動中蛻變原來的負性體驗。
舉例來說,一個來訪者一想到要完成論文就很焦慮,胸悶、頭痛。他內心深處就堅信自己沒有辦法完成論文,當出現上述軀體癥狀時,就更加相信自己不能完成。
怎么辦?如果聽任他干脆不做,他會越來越焦慮,因為他還是一個充滿上進心的人。所以,要帶著癥狀去行動,可以教他一些放松技術、正念技術,讓他更能與自己的焦慮相處;同時找到他的不合理信念,比如,“我一定要做得非常完美,否則就什么也不是”,讓他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所覺察。
但是要真正發(fā)生內心的蛻變,還要有相應的情緒反應做配合。這就是行動的必要性。當他開始寫論文,哪怕過程中還是痛苦,但漸漸發(fā)現可以完成一些,慢慢速度有所加快,而且發(fā)現別人的評價還不錯,其內心的完美主義信念會有所松動,自我評價提升,焦慮反應下降。
同樣,如果一個人總是擔心別人會拒絕他,討厭他,否定他,可以通過心理咨詢體驗到一種全新的關系。咨詢師不會拒絕、否定、討厭他,當他產生這樣的新體驗,內心會更多一些力量。
從咨詢室回到生活中后,還需要他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。當他發(fā)現自己并沒有遭到別人的拒絕、否定,反而得到了接納與肯定,會增加好的體驗,下次就會有更多的勇氣去嘗試。經過多次反復,一個新的自信快樂的反應體驗會代替舊的恐懼退縮的反應體驗,就完成了某種成長。
所以,自信的獲得,在我看來就是先接納自己,然后不停地去行動,用行動來實現蛻變。
當一個人通過咨詢更加了解自己,接納自己,表達自我,提升信心之后,他對現實的適應能力就提高了。
本文由培訓無憂網愈見教育專屬課程顧問整理發(fā)布,想及時獲取2021年第二次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報名時間、考試時間等重要節(jié)點信息,歡迎關注培訓無憂網心理咨詢師培訓頻道或添加老師微信15033336050
注:尊重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 http://www.wg4j.cn/news-id-2122.html 違者必究!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由培訓無憂網編輯部人員整理發(fā)布,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(lián)系我們,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資格考試頻道查看更多,了解相關專業(yè)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。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:150 3333 6050